記者謝孟哲、吳承斌/台北報導韓國瑜民調「跌跌不休」,現在不僅跌破「換柱死亡線」25%,甚至還出現22%的驚人數字,國民黨基層又出現換瑜傳聞。這次被點名的是換掉韓國瑜改成侯友宜,侯友宜甚至在議會也被問這題,他一臉尷尬地說不要再害他了。但換瑜傳聞每過一段時間就出現,跟韓國瑜沒起色的民調有關係,民調一直跌,換人傳聞短時間內很難讓韓陣營脫身。韓國瑜現身參加公祭,楊秋興就坐在第一排,但兩人零交集,楊秋興更選擇跟他交火。前高雄縣長楊秋興:「韓國瑜民調一直下降嘛,一直下降,某種程度大家認為今年國民黨兇多吉少嘛,韓國瑜如果破20%,那你要不要換嘛。」▲韓國瑜民調「跌跌不休」,楊秋興諷國民黨兇多吉少。過去洪秀柱被換掉就發生在11月,現在時空背景一模一樣,基層卻傳出要換掉韓國瑜,改讓形象更好的侯友宜選總統,耳語也飄進新北市議會,成為質詢考題。新北市議員何博文:「看到人家在外面『總統好』喊這麼爽,你會不會心動,會不會心癢癢?你會不會想說,在這邊每天看何博文,每天被電的歪七扭八,乾脆來去選總統,會這樣嗎?」新北市長侯友宜:「不會,何議員我看你很帥,別害我啦。」▲被問會不會去選總統,侯友宜立刻求饒說:「別害我啦!」換韓換了好幾輪,這次換到侯友宜頭上,被點名算另類肯定。看看侯友宜在六都市長聲量高達70%,第2名,比起最後一名,請假前的韓國瑜38%多了快一倍。當年得票率侯友宜新北57.1%,比起韓流最強時的53.87%還略勝一籌。新北市議員江怡臻:「因為也選舉近了,這樣看起來(換瑜傳聞)是選舉策略。」國民黨中常委徐弘庭:「我覺得現階段應該不會再有人,會認為說國民黨有換將可能性,那都是假議題,從結構上看起來確實從民調看起來,大家還有一段很長要努力的部分。」▲韓國瑜民調太低,「換瑜」傳聞不斷。韓國瑜民調太低,才讓換人傳聞就像背後靈,甩都甩不掉。喊出11月逆轉民調的口號想蓋過11月換瑜傳聞,沒想到喊完口號,連兩次民調從25%、24%,還出現22%,換瑜的陰影隨著數字陡降,恐怕越來越沉重。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韓國瑜若敗 她斷言:韓粉包圍黨中央「比2000年恐怖」韓國瑜漏氣!蘸醬油訪雲林…剩「張系」陪 張麗善幫喊相挺國民黨水準!挺韓陳麗娜選立委 文宣「99.9%」抄日劇亂譙「X娘卡好」挨告 韓粉私訊求饒:能和解嗎?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是中共建政七十週年,既超越只存在六十九年的共產革命源頭之前蘇聯(1922-1991),又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多重紀念之下,本該呈現太平盛世的景象。但盛世除了要有大典,也得要有亮眼政績。但眼前情勢卻焦頭爛額,毫無歌舞昇平的可能。十九屆四中延宕的時序與原因而且十一國慶後即將召開延宕多時、暗潮洶湧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共黨章規定每五年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中央委員會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而中央委員任期五年,五年內按慣例召開七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黨章規定每年至少開一次中央全會,五年共五次;而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又各開一次中央全會,故共計七次)。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後,緊接著立即召開一中全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與常委、總書記。接下來按慣例是隔年二、三月召開二中全會,審核通過國家機構與政協機構領導人名單;同一年九、十月召開三中全會,由新接班的領導團隊提出未來施政的整體規劃。但十九屆二中的主題是修憲,如將十九大已寫入黨章的「習思想」入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增設國家監察委員會……。因茲事體大,故把二中原該處理的人事延後到三中。但討論新一屆的人事,必須配合新一屆全國代表才具合法性,故不宜延遲過久,因此三中與二中只隔了一個月。但原來三中所處理的整體施政規畫就不得不順延到四中,時間卻從原來預期的去年九、十月,延後到了今年十月。整整延後一年,是因美中貿易戰徹底打亂了中共的整體施政規劃。首先,川普迅雷不及掩耳的出手,打得中共措手不及。在三中提出人事案與人大通過修憲後,美國在一個月內就發動了貿易戰。此時出手除歸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外,更正當的理由就是中共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使美國認為中國在經濟富裕後會走上民主的迷夢徹底清醒。而下重手不只是因為利害攸關,更因師出有名。中共對貿易戰的多重誤判:對手、戰術與戰略再者,中共在川普上任之初就誤判,認為其易於妥協和收買。因為中共以往與美國商業界交手對象多為金融界,而金融界在經濟活動的角色比較像是代理人;從委託代理理論看,委託人與代理人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與目標分歧,所以即使交易會使委託人受損,代理人為了自身的獲利,仍可能極力促成交易。但川普的本業是不動產與娛樂業,與國內景氣密切相關,如果國內經濟因國際貿易而受損,其本業必受波及。所以川普主張以公平貿易(Fair Trade)來取代自由貿易(Free Trade),因為後者會導致某些國家可「搭便車」(free rider)而坐享其成,卻使美國增加成本、減少獲利。這種觀點早見於《川普:交易的藝術》(Trump:The Art of Deal)一書,可見中共在搜集川普的情資上嚴重不足,才會產生不切實際的誤判。更重要的是,中共還誤判了貿易戰的本質,認為那只是貿易摩擦,只要增加對美採購的數量與項目就足以化解壓力。孰不知美國主流想法就是中國必須改變不公平貿易的結構性問題,否則難以善罷干休。而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果,正是因為與美國全面開放且積極交往所導致的。而美中貿易戰代表的就是,美國發現中國並未在富裕後走向民主,因此要重新審視、檢討與重構(甚至可能徹底取消)與中國的全面交往。美中貿易戰的本質就是徹底挑戰、瓦解以對美開放為基礎的「改革開放」。(湯森路透)可以說,美中貿易戰的本質就是徹底挑戰、瓦解以對美開放為基礎的「改革開放」。這當然是中國百年來未有之一大變局,但中共既在戰術上錯失對手的攻擊時機、強度與靭性,又誤把戰略等同於戰術,因此很難立於不敗之地。因為美國所要改正的不公平貿易與結構性問題,正是中共快速累積成果的方法,取消這些等於自斷手腳,中共當然不會答應。因此原傳出美中經歷十一次談判後,今年5月底會簽下協議,但中共在最後一刻卻推翻先前所達成的共識。目前最新進展則是美中今年10月復談後雖有初步協議(雙方都有國內壓力),卻又傳來中方反悔的消息,看來短時間內難有最終結局。無從因應貿易戰的四中全會主題:黨建、整黨與鬥爭在情勢不明又拿不出具體因應策略下,即將來臨的十九屆四中當然無法按照原訂計劃,提出能因應當前時勢的整體施政規劃。那麼四中究竟要處理什麼議題?已公佈的議程表示要討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但在中國的黨國體制下,「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是黨的現代化與改造,也就是四中慣例所要處理的「黨的建設」。對了解中共黨史的人來說,「黨的建設」(又稱「黨建」)一詞具有非比尋常的重要性。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總結中共十八年革命鬥爭的歷史經驗時指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而這三大法寶中,統一戰線與武裝鬥爭之所以能發揮作用,就是因為有共產黨的領導,所以黨的建設在三者中是最重要的。但「黨建」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是在「量」上,要讓黨遍及社會各群體、各組織、各階層,以擴大黨對整體社會的掌控與影響。《中國共產黨章程》第六章〈黨的基層組織〉中規定:「……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這從毛澤東當年為達成「黨指揮槍」,而提出「支部建在連上」,一直擴大到近年要求在私企、外企設立黨支部。其次則涉及「質」,也就是黨的新陳代謝。民主政黨以公平競爭決定是否取得政權或遭淘汰,而政黨則因競爭而不易腐化。但一黨專政的列寧式政黨並無競爭對手,為免流於陳舊腐化,中共一方面吸收菁英入黨,既擴大支持,又提高素質;其次則在黨內透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種政治運動,以檢視黨員是否保持與黨高度一致,稍有不一致的就開除黨籍,以達成黨的自我清洗與自我更新(這就是整頓黨組織,又稱「整黨」),以期能繼續代表最進步的力量來領導整個社會。所以對黨的建設而言,在論理上,鬥爭不只是必需的,更是合理的。可以說,鬥爭就是中共生存與前進的動力。而這也就是中共建黨以來鬥爭不斷的深層理由。一旦領導人的權威受威脅,除了因實力不足而束手無策外,大多透過恐怖統治、意識型態鬥爭或懲治貪腐,以重新樹立權威。(湯森路透)而且因為黨國體制的一黨專政,黨員又遍及社會各層面,因此涵蓋整體社會的列寧式政黨其實容納了社會上的各種矛盾。某種程度上,一黨專政的列寧式政黨是用「黨」取代了「國家」和「社會」。因為列寧認為要使資本主義不發達的國家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唯一的方法就是無產階級專政,而無產階級專政一定得透過武力革命才能完成。但列寧認為自發的無產階級鬥爭必然會有小資產階級的動搖性,因此必須要有職業革命家來領導,無產階級才會進行真正的階級鬥爭。所以職業革命家組成的政黨就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黨內雖可以有不同意見,但領導人一旦拍板定案後,就不允許有異見。因為唯有統一意志與力量,才能完成革命。這就是所謂「民主集中制」,民主只是工具,集中才是目的。而集中不同意見之黨的最高領導人,就無異於黨的化身。雖然任何社會都無法免於矛盾,但民主社會可透過定期選舉與任期制,而在不同意見中取得最大公約數。雖不能弭平矛盾,但至少可免於引爆。但列寧式政黨雖有「民主集中制」仲裁或調停,但「集中」的合法性從何而來?又如何能力排眾議、乾綱獨斷?雖然對親身經歷革命的第一代而言,只要在鬥爭中取得勝利,就具有無庸置疑的合法性。畢竟在敵人環伺下不只能存活,還能反敗為勝,不言而喻地證明了其路線與權威的合法性。但雖然能在馬上得天下,卻無法在馬上治天下,在如何治理與實際政績上,自然有不同意見。而一旦最高領導人的權威受到挑戰與威脅,除了因實力不足而束手無策(華國鋒),又或因政變而下台(赫魯雪夫),大多透過恐怖統治、意識型態鬥爭或懲治貪腐,以重新樹立權威。而這就是共黨內部鬥爭不斷的事實原因。中共建政後的歷屆四中全會:「鬥爭」之為主調所以處理「黨建」的四中全會,自然免不了「鬥爭」。而在中共建政後的歷屆四中,與黨建、整黨、鬥爭直接相關者如下:七屆四中通過《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揭露高崗、饒潄石的反黨分裂活動。十三屆四中撤銷趙紫陽的總書記與一切職務。十四、十六與十七這三屆四中處理黨建與人事增補,開除少數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黨籍。十八屆四中「加強依法治國」,並罕見地同時撤銷五位中央委員職務。而其它屆四中呢?八屆四中最為特別:1956年,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八大一次會議) 註更多中共黨史上只有「八大」(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了兩次,原因是八大一次會議修訂了黨章,全國代表大會變成常任制,任期五年,一年開會一次(實際上只開了兩次會,之後廢除)。而毛澤東為了改變八大一次會議的決議,必須藉八大二次會議才具有充份的合法性。,批評經濟上的「冒進」風氣,反對個人崇拜,既抵觸毛澤東快速達到社會主義的想法,又觸動因赫魯雪夫批評史達林搞個人崇拜,毛深怕遭同樣處境的心結。1957年,八屆三中認為國內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並批評1956年黨中央在經濟政策上採取「反冒進」措施。1958年5月3日召開八屆四中,通過《中央委員會向八大二次會議的工作報告(修正稿)》,為2天後(5月5日)的八大二次會議預作準備。而毛在八大二次會議上正式改變八大一次會議上劉少奇的政治報告,認為國內主要矛盾還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矛盾,並正式回擊對「冒進」的批評,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由此可見,八屆四中是介於八屆三中與八大二次會議之間,為毛澤東從劉少奇搶回實權而預做鋪排。至於九、十兩屆則因處於文革期間,根本未召開四中。十一屆四中討論農業發展問題,十二屆四中則通過「七五計畫」、確定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但這兩屆四中之所以和黨建無關,是因問題太過急迫,必須提前處理:十一大時雖已打倒四人幫,但華國鋒的「兩個凡是」,與「以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仍未廢除,故提早在十一屆三中時,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加以批判。至於十二大時,則是因文革餘毒的「三種人」(靠「造反」起家者、幫派思想嚴重者、打砸搶份子)仍然掌權,而急待從黨員中清理出去,故提早在十二屆二中就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近平上台是在派系恐怖平衡下出線,上台後又透過反貪腐鬥爭敵對派系,結怨者不計其數,早想伺機而動。(湯森路透)至於十五屆四中的主題雖是國企改革,卻仍涉及歷來四中處理的人事增補。但人事議題上卻斧鑿甚深:鄧小平在1997年逝世後,江澤民在十五大上終於擺脫元老干政,但對鄧小平指定「隔代接班」的胡錦濤仍深感芒剌在背。但鄧的威望與地位卻不容動搖,在「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是權力最高位階,胡任軍委副主席就是確立接班人身份。但江卻派郭伯雄與徐才厚出任中央軍委委員,以試圖架空胡錦濤。而黨建則遲至十五屆六中,江已確立個人權威後,才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從歷屆四中全會的主題可看出,四中的主調本來就是「整黨」。而習近平上台是在派系恐怖平衡下出線,上台後又透過反貪腐鬥爭敵對派系,結怨者不計其數,早想伺機而動(今年有所謂「北戴河十問」)。而美中貿易戰、經濟下行、非洲豬瘟、香港反送中,以及把「九二共識」僵化為「一國兩制」,導致小英勢力大振……等,都是落人口實的大好把柄,因此當然得事先提防。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而中共傳統的應變方法是「喪事當成喜事辦」:例如汶川震災中因豆腐渣工程而死傷慘重,在人民質疑黨貪腐無能時,文宣部門就要強調因為有黨的英明領導與正確指示,第一線救災人員才能奮不顧身與捨己為人,才能化解民怨於無形。但這種來自於辨證法的詭辯策略不可能向壁虛構,總要有蛛絲馬跡才能適度渲染。而與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的建交正好可提供宣傳,既表示中共不畏美國的貿易戰壓力,並讓台灣知道依賴美國是無效的。同時以此激發國內民心士氣,並在即將到來的的四中全會上杜悠悠之口。加上建政七十週年慶典上有新建交的外邦,當然是勢力延伸與盛世再現。在一石多鳥之下,難怪傳出中共高層指示,對這兩個國家的需索,要什麼就給什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但十九屆四中究竟會不會向習近平究責,雖難以事先預測,但從各種預防措施來看,情況顯然非比尋常:中央政治局會議每月召開一次,會中必涉及即將發生的大事,但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卻沒有任何關於四中的訊息。此外,中國在10月美中復談前與索羅門、吉里巴斯建交,談判前竟不惜得罪談判對手,這應該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中共並不期待這場談判會有成果。這可從目前雖已談成初步協議,卻傳來中方反悔的消息得到旁證。可見中共對在川普任內談成協議已不抱希望,寧可「寄希望於下一任美國總統」(或者是「寄希望於美國人民」)。但蔣介石當年也有這種一廂情願式的希望:杜威與杜魯門競選總統時,蔣押寶在民調一片看好的杜威身上,但結果卻是杜魯門當選,反而加深了雙方本有的隔閡,最終導致美國發表《對華白皮書》,表明國民政府的失敗與美國完全無關。而以川普的行事做風看來,如果中共真把賭注押在下一任總統選舉上,一旦結果不如預期,恐怕只會比當年蔣介石承受更為巨大的壓力。而且美國兩黨已對中國形成共識,即便是民主黨當選下一任總統,政策的大方向應不致於改變。中共不是不知道這點,為什麼還甘冒不諱?原因很簡單,因為川普的談判風格無從捉摸與預期,而且美國所要求中共放棄與改變的,又是中共不可能答應的,雙重壓力下導致中共全然無法應對。因此與其處在被動挨打的局面,不如等待2020年新選出的總統,而試著主動掌握情勢。但這種沒有辦法的辦法卻會付出鉅大代價:一、誠如上述,如果川普再次當選,中共得承受的壓力會無從想像。二、第三島鏈已是美國前院,中共的「侵門踏門」很難不引起反制(珍珠港與吉里巴斯同樣位在第三島鏈上)。三、中共介入南太平洋後,美、澳、日聯盟會更形緊密,而對中共形成更強大的反制力。換言之,使中共陷入圍堵的,正是中共自己。四、由於中共勢力已進入太平洋第二、三島鏈,作為第一島鏈關鍵的台灣如再為之掌握,中共就可以長驅直入太平洋。因此,台灣的地位會更重要、更難以取代。五、貿易戰會繼續,而且可能會擴大為科技戰、貨幣戰、金融戰,最終惡化為「新冷戰」。中共勢力已進入太平洋第二、三島鏈,作為第一島鏈關鍵的台灣如再為之掌握,中共就可以長驅直入太平洋。(湯森路透)但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結果都能依理推論的前提下,中共為何明知可能產生這些不利後果,卻仍放手一搏,甚至加碼下重注?唯一可能的合理解釋是,如果不把已趨近即將引爆的內部壓力轉嫁到外部,即將來臨的四中全會的「整黨」就不知該如何收拾。而且與其被動等待別人鬥爭,還不如主動出手鬥爭別人,既保個人權位,又震懾政敵,還能找代罪羔羊。這或許可從習最近在中央黨校講話內容始終環繞著「鬥爭」,而得以略窺一二。而國慶閱兵次日,黨刊《求是》發表了習去年初的談話:「……進行自我革命,敢於刀刃向內,敢於刮骨療傷,敢於壯士斷腕,防止禍起蕭牆。……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第二人。」其中又引用《紅樓夢》抄檢大觀園情節中的「百足之蟲,至死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這種種都透露出習認為真正的敵人不在外部,而是在中共黨內。而習出訪尼泊爾時又大反常態地在外交場合用重話談國內政治:「任何人企圖在中國任何地區搞分裂,結果只能是粉身碎骨;任何支持分裂中國的外部勢力,只能被中國人民視為癡心妄想。」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卻絕非針對台灣與美國(也許部份針對香港),因為漢文化醬缸沉澱物的代表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是「寧予外人,不予家奴」。這句話中重複出現了「中國」與「分裂」,而在黨國體制的邏輯下,「中國」就等於「中共」;因此這句話必須轉寫為:「任何人企圖在中共內部搞分裂,結果只能是粉身碎骨。」而「粉身碎骨」的意指也比習上任以來所有政敵的下場更加直接與殘酷。由此可見習面對的是從未有過的巨大壓力,所以他毫不修飾的本能反應也才如此凶狠、蠻橫與張牙舞爪。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至遲今年底一定得召開,否則即違背中共黨章每年召開一次中央全會的規定),看來難以風平浪靜。但各種壓力來源都不易處理,相較之下,最容易的還是黨內鬥爭。但在中共傳統中,黨內鬥爭也得師出有名、有所依據。最典型的就是十一屆三中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檢驗真理標準,批判華國鋒的「兩個凡是」,而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十一屆六中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就說:「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也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知是否巧合,十九屆四中的議程中也包含了「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次會不會師法故智,以討論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綱,而指出哪些作為「不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以此為由來進行黨內鬥爭?而且迄今為止,十九屆四中的召開時間尚未確定。這反映的是中共內部尚未達成共識或妥協,或者說仍無法達成「一錘定音」的最終方案,而仍處於彼此角力的狀態。而此時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卻二度發表對華政策談話:彭斯於去年10月在華府智庫演說中大力抨擊中共,一年後再度發表對華政策談話,時間選在四中全會召開的10月,又逢美中貿易談判膠著之時。這一切不都透露出一種如濃墨潑灑的、「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沉重與陰鬱?※作者為政大東亞所博士生更多上報內容: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綜合報導】在巴黎Le Golf National(國家高爾夫球場)進行的歐巡Amundi Open de France(法國公開賽),星期六完成第三回合賽程。比利時選手Nicolas Colsaerts(尼可拉斯•柯薩爾茲)交出本周的第二張六十七桿成績卡,以三回合總成績低於標準十三桿,取得三桿的領先優勢,有機會在星期天終結自2012年至今的冠軍荒。正在為下個賽季歐巡全卡而奮戰,比利時「大炮」柯薩爾茲今天在國家高爾夫球場有不同以往穩定的表現,全場射下五鳥,只在第十七洞出現唯一的柏忌,交出低標四桿的六十七桿後,以三回合總成績低標十三桿的兩百桿,以三桿優勢,取得單獨領先的位置。柯薩爾茲說:「要是能贏得這場比賽,那真的就太完美了。但是我認為現在我最好不要去想這些,這樣贏的機會可能會更大一些。我現在得完成任務,我有很多小鳥得去爭取。實際上,如何贏得這場比賽不是我眼前要想的事,我首先必須打好眼前的每一桿,才是最重要的。」2014年萊德盃歐洲隊員柯薩爾茲至今擁有兩座歐巡賽冠軍,不過最近一次奪冠得追溯到2012年,星期天有機會以一座冠軍盃,終止冠軍荒,並為自己新的賽季獲得冠軍種子的排序。南非選手George Coetzee(喬治•柯吉)今天表現先盛後衰,在第十到第十二洞連抓三鳥,可惜在第十三洞出現嚴重失誤,爆出雙柏忌,交出四鳥、柏忌與雙柏忌各一的七十桿,三天成績為低標十桿的兩百零三桿,單獨排名第二。在歐巡新人賽季已經拿到兩個冠軍的日裔美國選手Kurt Kitayama(柯特•北山)交出七十桿,威爾斯選手Jamie Donaldson(傑米•唐納森)抓到六隻小鳥,只在第十三洞柏忌,打出六十六桿,兩人同以低於標準九桿的兩百零四桿,並列在第三位。愛爾蘭選手Gavin Moynihan(賈文•莫伊尼漢)打出六十八桿、丹麥選手Joachim B. Hansen(約阿希姆•韓森)交出六十九桿、與打出七十桿的蘇格蘭的Richie Ramsay(瑞奇•雷姆塞),三人同以低標八桿的成績,並列於第五位。地主希望Benjamin Hebert(班哲明•赫伯特)、德國名將Martin Kaymer(馬汀•凱默爾)與南非選手Brandon Stone(布蘭登•史東),三人今天都打出低標兩桿的六十九桿,以總成績低於標準七桿,並列在第八位。前來衛冕的瑞典選手Alex Noren(艾歷克斯•諾蘭)情況依舊低迷,今天交平標準桿,以高標兩桿,並列在五十四位。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楊日興】抵制NBA無疑是大陸體壇迷近期熱議焦點,而為使心中一股幹勁熱血有處可去,多數球迷投向天下第一球「足球」的懷抱。「主隊火箭,請各位推薦支球隊」,「10年詹密,想找個身體素質與技術都強的球員來粉」,「不看NBA啦,喜歡熱火三巨頭,足球有類似星光熠熠的組合嗎」?乍看之下全是NBA、籃球關鍵字的文章標題,近期蜂擁至足球論壇上,使許多只關心足球的球迷頓時以為連錯了網頁。10月以來,大陸體壇討論最熱烈的莫過於抵制NBA一事,火箭總管、NBA聯盟方表態出的挺香港抗議、挺言論自由姿態,引起大陸網民反彈,一方面認為他國不該干涉國家事務,另一方面則拿出如種族歧視案例,反嗆NBA自己在該領域便不支持言論自由。無論如何,抵制NBA已確定成為大陸網民主流立場,許多網民也號召禁止討論NBA相關新聞,相關動作甚至獲得網路論壇官方的一定支持,如大陸最大籃球論壇「虎撲」旗下的籃球話題區便禁止討論NBA中國賽。但一個抵制、禁止討論NBA的體育論壇該何去何從,主流民意分成三派,轉看CBA、轉看其他運動、轉看足球。國際足聯 在大陸很吃香大陸網民會做出如此決策是有原因的,騰訊體育調查,2018年籃球是大陸最多粉絲的運動,有4.82億的泛球迷,當中1.43億為核心球迷,但排名第二的足球也有一定基礎,擁有近2億的球迷,也是大陸球迷在主流運動中首選之一。且在抵制NBA風頭上,國際足聯還披露消息,確定2021、2022年要在大陸舉辦世界俱樂部盃,成功博得大陸球迷的好感。此外,對於部分粉NBA不粉CBA的球迷來說,他們想看的並不只是籃球,而是賽事中最高等級的競爭,以及尖端賽事的明星、行銷等場外原因,市場大、競爭力強、原本在大陸就有廣泛球迷基礎的足球,成為這些原NBA迷的首選。以虎撲論壇為例,旗下足球論壇近日最頻繁出現反而是NBA相關的話題,多數是網民表態從NBA轉投而來,希望足球迷幫忙推薦球隊,另一大半則是足球迷搶人,發隊伍介紹文吸引原籃球迷入坑。而網民找足、籃球隊關聯也引發許多雙棲迷特有的笑點,包括「皇馬底蘊賽湖人」,「灰狼和羅馬都是狼應該沒什麼不同的」,「你即將錯過19歲的蔡恩(Zion),但千萬不要錯過19歲的拉什福德」,「利物浦陣中既有喬丹,又有張伯倫你還等什麼」,「支持金塊一定要入坑兵工廠,守護同一個史丹克倫克」等。運動明星 大陸瘋關注此外,也有球迷從正經角度分析,為足球爭取球迷。包括,喜歡跑轟時代太陽的球迷結合克洛普戰術介紹足球、研究勇士五小戰術與薩里前場三小戰術異同、探討詹皇與C羅究竟誰的身體素質更優秀等。雖然長期來看,要多數籃球迷穩定轉向足球並不現實,但由於大陸原本的足球商品結構便很完善,故在短期的消費市場中,足球市場有望受益一批新球迷的活水滋潤。另一方面,籃球論壇上近期充斥的並不止足球消息,其他體育的相關新聞近期在大陸網路上也都被放大討論。例如近日男子馬拉松紀錄新聞引發瘋狂迴響,幾乎僅次於當初蘇炳添跑進10秒圈。同時,跳遠等原本觀眾較少的田徑賽事,相關文章也在原籃球論壇上頻繁出現,也是近期大陸網路上一件新奇的事。更多追蹤報導哈登獨轟44分 主帥:他的天花板在哪威廉森膝傷成隱憂? 皮爾斯:他必須減重近5成球隊總管 新賽季預測快艇奪冠前裁判再爆料 2007年季後賽吹判不利太陽林書豪轉戰CBA讚好玩 更愛上北京烤鴨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翻攝微博)北京 / 徐筠庭 綜合報導第9屆香山論壇本月20至22日在北京登場,主題為「維護國際秩序,共築亞太和平」。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今(21)日在開幕式主旨演講時表示,絕對不會認由台獨份子鋌而走險,絕不會坐視外部勢力插手台灣事務,「祖國統一是人間正道,搞分裂只能是死路一條」。《中評社》報導,魏鳳和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實現完全統一的大國,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中國防部長:不會任由台獨份子鋌而走險魏鳳和說,中國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但我們絕不會任由「台獨分子鋌而走險」,絕不會坐視外部勢力插手台灣事務,祖國統一是人間正道,搞分裂只能是死路一條。魏鳳和強調,肆意干涉不得人心,相互尊重才能和睦相處。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都有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插手地區事務、干涉他國內政、煽動顔色革命,甚至顛覆別國合法政權,是造成地區戰亂動蕩的真正亂源。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禁中客自由行、奪邦交國... 陸委會:中介入台灣大選首部曲 回蔡英文國慶演說 國台辦:搞對抗沒有出路 謀台獨更是絕路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Weng綜合報導 圖╱Getty Images╱美巡賽提供】衛冕者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離THE CJ CUP @ Nine Bridges(希杰盃)領先者愈來愈遠了,不過場中的另一位前冠軍Justin Thomas(賈斯汀•湯瑪斯)則是愈打愈好,週五在濟州島的The Club at Nine Bridges(九橋俱樂部)狂飆低於標準桿九桿的六十三桿,不但克服原本落後四桿的劣勢,還反倒超前了兩桿。這位2017年的首屆賽事冠軍,開賽連抓四記博蒂,接著繼續攻城掠地,再斬獲五記博蒂,前三十六洞結束的成績拉升至低於標準桿十三桿的一百三十一桿,兩桿領先地主希望安秉勛(Byeong Hun An)和韓國出生的紐西蘭選手李真明(Danny Lee)。現年二十六歲的湯瑪斯,兩年前創下個人高峰,單季勇奪五勝,包括希杰盃,不過去年只拿到兩勝,今年直到兩個月前才在BMW Championship(寶馬錦標賽)贏得首勝。儘管如此,靠著一個第二和兩個第三,世界排名仍居第五,最近一次出賽是在Safeway Open(喜互惠公開賽)並列第四。本週來到充滿美好回憶的冠軍舊地,湯瑪斯兩天下來狂抓十五記博蒂,計分卡內的兩記柏忌都出現在昨天,他說道:「今天也沒什麼特別的,就覺得非常放鬆。顯然,每次打出好成績,心情都很放鬆,不過關鍵在於開球狀況很好,鐵桿又發揮得很好,我想每一洞都有攻上果嶺。」「老實說,算是輕輕鬆鬆打出六十三桿,希望週末兩天能夠持續下去。」還在尋求美巡賽首勝的安秉勛,一出發就在第十洞柏忌,隨後抓下五記博蒂,可惜第六洞發生失誤,終場收住六十九桿,而同屬「韓國人」的李真明,則在收尾洞吞下當天的唯一柏忌,繳交六十六桿,兩人同以低於標準桿十一桿並列第二。已經兩年多不知贏球為何物的前世界球王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在七十桿的隔天攻下六十五桿,推升至低於標準桿九桿,追到只差四桿,同樣並列第四者還有六十六桿作收的阿根廷選手Emiliano Grillo(艾米連諾•葛利優)。其他地主希望以李京勳(Kyoung-Hoon Lee)的低於標準桿八桿並列第六最佳,而Siwoo Kim(金施佑)一桿之差並列第九。值得注意的是挪威菜鳥Viktor Hovland(維多•霍夫蘭),連兩回合都是六十九桿,美巡賽連續六字頭紀錄來到十九回合,暫以低於標準桿六桿並列十二。至於世界球王柯普卡爆出七十五桿,成績退至平標準桿的並列五十一,反而是持外卡參賽的弟弟Chase(切斯)收平七十二桿,兩桿之差和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等人並列三十三。我國選手潘政琮擊出六十九桿,彌補了首回合的七十四桿,以低於標準桿一桿並列四十六。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從本週開始,高壇的焦點全在亞洲,除了集結頂尖球星的美巡賽三部曲和LPGA的四部曲之外,歐洲挑巡賽也將連續兩週和中巡賽共站行程,分別安排了總獎金三十五萬美元的Hailan Open(海南公開賽)和五十萬美元的Foshan Open(佛山公開賽)。隸屬在歐巡賽下面的挑巡賽,造訪亞洲自然不會受到太多矚目,不過對於會員選手來說,這無疑是全年最重要的兩場賽事,畢竟平常的獎金規模只有二十萬歐元上下的水準,有助於積分排名的大躍進。然而,挑巡賽和LPGA一樣,其實也進入「季後賽」狀態,只有排名前茅的選手才能優先排進這兩場亞洲系列賽,其中本週的海南公開賽,最後取至排名六十四名的瑞典選手Jacob Glennemo(賈克伯•葛倫尼莫),亦即許多人的球季已經提前結束。今年的挑巡賽官方排行榜冠名為Road to Mallorca(前進馬約卡),亦即年終大賽的主辦地方,屆時排名前四十五的選手才能出現在Club de Golf Alcanada(阿爾卡納達高爾夫俱樂部)的圍繩內,所以葛倫尼莫可要好好把握這兩場比賽,接著才在機會挑戰年終十五強直升歐巡賽的畢業名單現年二十四歲的蘇格蘭選手Calum Hill(卡倫•希爾),暫以107,762.6分先群雄。這位系出Western New Mexico University(西墨西哥大學)的年輕好手,去年夏天開始參加挑巡賽,第五次出賽就贏得Galgorm Resort & Spa Northern Ireland Open(北愛爾蘭公開賽),但還不足以敲開歐巡賽大門。沒關係,希爾今年擁有完整賽季,結果分別贏得Euram Bank Open(歐拉姆公開賽)和Made in Denmark Challenge(丹麥挑戰賽),提前預約歐巡賽一席之地,接下來目標是爭奪年終積分王。截至目前為止,共有三人積分突破十萬分,其中法國選手Antoine Rozner(安東尼•羅茲納)上半年熱得發燙,五月連贏Challenge de Espana(西班牙挑戰賽)和Prague Golf Challenge(布拉格挑戰賽),另有兩個第二,不過之後表現相對平淡,也讓希爾有機可乘,不過仍累積了106,190.6分,而英格蘭選手Richard Bland(理查•布蘭德)靠著四個第二名,以103,705.7分名列第三。暫居四十五名是法國選手Ugo Coussaud(烏果•柯沙德),十八次出賽進帳36,666.8分,但本週冠軍積分優渥,後段班選手都能一役翻轉命運。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鍾子偉/商周.com專欄作者幾個星期前,我遇到了一個2年多沒見過的大學學妹。畢業後,我們各自選擇了不同的職業道路,每隔幾年才會在同學聚會或共同朋友的婚禮上相遇。畢業之後,她在一間美國大型跨國企業找到一份很穩定的工作,看起來過去幾年有個非常開心且成功的職業生涯。5年前我們那幾次碰面時,她提到開始跟一個人非常好的年輕內湖科學園區工程師在約會。 當我們同學聚餐時,她的男朋友有幾次還會來接她,我們也會跟他打聲招呼。他們看起來在一起非常開心,而且看起來是個非常溫柔且支持她的男朋友。我們多數認為他們很快就會結婚,但現在兩個人都已經年過30了。這次碰面時,我問她交往情況如何,還在一起嗎?喔,是的,他們依然在交往。她的男朋友最近在一間非常知名的國際科技公司找到新工作,剛當上基層主管。他們已經交往6年多了。沒有計劃結婚?她長嘆一聲。過去的3、4年裡,他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一開始的目標是打算兩個人都30歲的時候就結婚,而那已經是幾年前了。發生了什麼事呢?她的父母。學妹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小兒科醫生,母親是大學教授。你可以想像,他們兩位對於女兒要結婚的對象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夠來自非常類似的家庭背景。對某些醫生,老師,教授或公務員的父母來說,這通常意味著來自同一背景、行業或某些很少數的選擇。一開始,當她父母第一次見到男朋友時,實際上非常喜歡他。他人很好,非常有禮貌,並積極有目標性的去探索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是在更瞭解他,尤其是家庭背景後,他們開始變得不滿。男生的父母都沒有大學畢業,其中一位常失業,而且成長過程家庭生活往往不穩定,經濟情況低於平均水準。 過了一陣子,她的父母強烈建議他們分手。最初,他們想或許過了開始的一兩年後,當父母變得習慣他,理解家庭背景跟男友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他依然是非常支持她且很棒的男朋友後,父母最終會克服這點並且允許。結果卻是反過來,隨著她年紀增長,父母逐漸變得更不滿、越來越強烈催促,有時甚至會用情緒勒索他們分手。現在在家中,這是一個禁忌的話題,而且甚至拒絕提到男朋友的名字,常常試著幫忙介紹他們女兒其他的可能對象。學妹又嘆了一口氣:「你難道不覺得這有點過頭了嗎?我們現在都已經年過33歲,兩個人都想要結婚。我想過去6年,他已經證明了他是個穩定、成熟,值得信賴的未來老公選擇。但我的父母依然拒絕接受這點。我可以想像他們對於我男友家庭的差異和背景,會影響我們未來家庭生活的擔憂,但說老實話,這完全不是他的錯,而且我認為僅因為他的家庭背景,認為他是個壞人要強迫我們分手,這是非常不公平且帶有偏見的。難道你不覺得有時候當父母是醫生背景,他們常常陷入自己的社交小圈圈,陷在非常狹隘和有限的教養教育背景,而且非常在意面子?最終,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對的,而且會非常保守,對於什麼能接受以及關於對錯的想法非常絕對。」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現在多數朋友都已經年過30,許多人正走入家庭生活階段準備結婚了,這是相當普遍的問題。不僅是這些背景的家庭而已,還包含傳統上有良好教育但很封閉的小圈圈背景,像是小學老師、政府公務員和律師等等。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快。30年前被接受的東西,現在可能被認為已經過時了。從科技到LGBT權利,再到女性權利和意識的提升,一切都變化得非常快,以至於上一代被困在一個似乎只能認可其價值觀的小圈子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對他們來說要與時俱進非常很困難。對於50-60歲、有非常成功背景的父母來說,聽進去直接違背他們世界觀的事情是非常困難的。他們要好的朋友、同事、員工或是學生通常不會直接當面挑戰他們,都會試著不要對他們不禮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我們的父母、家庭成員,或是任何我們尊重,希望能持續成長和進化的長輩來說,教育他們的責任,或是不時刺激他們、迫使他們接觸和接受這些新的世界觀、新的可能性跟更開放的思維等等,這些責任只能由自己的孩子—我們,來完成。這是我們的責任,不管多痛苦,甚至有時候要挑戰、辯論、討論或是推翻一些我們覺得明顯錯誤、過時、過度批判或有偏見的舊有價值觀。這樣,也只有這樣,我們將一同成長和進化,分隔世代的差距和隔閡,才有機會能逐漸減少,而非增加。如果從來沒有真正的討論或辯論,每個人依然持續活在自己的世界,看起來每個人都同意且跟著他們一起「微笑」著,那我們要如何期待社會能夠真正一同進化和成熟?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孩子」,那麼我們該希望誰能做到這一點?更多商業周刊文章穿上不適合的衣服,就是在傷害自己!形象管理專家教你:打造沒有「廢物」的完美衣櫃※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黃欣╱綜合報導】受中美貿易戰波及,中國政府公布的第三季GDP增速6%也創歷史新低,大陸多家重要智庫先後對經濟下滑情勢提出警告,強調貿易戰不僅影響總體需求下降,失業攀升壓力也將加劇,認為官方的穩健貨幣政策應轉向適度寬鬆,並應採取降息手段。路透22日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21日公布最新「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2019年10月)」指出,大陸經濟總體穩定增長,但下行壓力並未消失,尤其在中美貿易摩擦下,需關注部分地區的就業風險正在加大。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于春海表示,目前根據各行業銷售利潤率進行的測算表明,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幅度若達到21%∼24%,對中國就業市場的負面衝擊將會迅速顯露。譬如,若關稅進一步提高,首當其衝的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及金屬製品等行業,可能會出現較大規模的失業,廣東、浙江、江蘇和山東等對美出口行業較為集中的省份,就可能會面臨較大失業壓力。報告指出,今年前8月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累計進口增速的下降幅度,明顯高於整體進口的增速降幅,對美貿易更是大幅下滑。這不僅反映出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外貿的衝擊,亦不利於中國對外貿易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也會對其製造業結構升級產生不利影響。為因應上述情況,人大副校長劉元春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要從「穩健」明確轉為「適度寬鬆」。他認為,除了減稅降費,為了給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提供空間,「最有效的就是降息」,直接降低企業融資和投資成本。另一家重量級智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22日公布的「2019第三季宏觀政策報告」也指出,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存,經濟運行的主要威脅在於需求不足。中國政府需要透過及時調整利率、對房地產企業和住房抵押貸款政策的正常化、確保廣義政府債務和基建投資的合理增長等手段,激發信貸需求以擴大總需求。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洪素津/綜合報導郭書瑤在《通靈少女2》飾演的小真,面對巨大的衝擊,無法負荷,哭到不能自己,為因應連續幾場情緒很重的戲,瑤瑤透露在現場會聽歌幫助自己進入情緒,像是Tank的《如果我變成回憶》成為拍戲時的首選,被她形容為「很像阿樂會給小真的歌」。▲郭書瑤得知前男友之死淚崩。(圖/公視提供)劇中瑤瑤發現了阿樂死亡的真相,無法面對,情緒崩潰,光哭戲佔了一半以上,上一秒故作堅強,下一秒又要馬上噴淚,瑤瑤表示,情緒戲對她來說並不是太難,只是同一場戲不一定只演一次,演太多次時,情緒會被沖淡。因此他靠聆聽Tank的《如果我變成回憶》,體會歌曲的意境,融入節目劇情,眼淚完全潰堤,瑤瑤說:「這幾場戲加起來,我足足哭了整整大半集,最後眼睛、鼻子都紅腫了!」▲方宥心試圖跳樓,郭書瑤和范少勳阻止。(圖/公視提供)劇中郭書瑤有句台詞「如果我不會通靈就好了。」這句話不管是戲裡戲外,都讓郭書瑤非常有感。瑤瑤在直播中,曾認真地與網友探討帶天命這件事。她說:「聽的到、看的到的人太辛苦了,知道很多的人也很辛苦,他們要看到兩個世界的東西。要接收兩個世界的訊息。」更說「如果要通靈,我真的一點都不想,因為太辛苦了」也為那些帶天命者抱不平,「誰說會通靈的人就一定帶天命,要幫大家溝通呢?不是說有什麼樣的能力,就要做怎樣的事情,他們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我經歷過謝雅真,我對這件事情還滿有感覺的。」▲郭書瑤得知前男友之死淚崩。(圖/公視提供)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斷開12年李進良!小禎愛戀桃花開⋯命理師:豬年各自精彩賈靜雯會火起來!修杰楷感情戲玩真的⋯抓林予晞進房間排練求婚高欣欣被拒!李國超6年後成功⋯喊:她把青春都給我了擲筊問亡夫連6杯!林玟誼獨養2孩迎戀情⋯男子追求告白了


zonghun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